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全部文章/ 正文

梦到树三夏麦收纪实:直击机手收益变化及辛酸-农业机械

作者: admin  发布: 2014-09-03 分类:全部文章 阅读: 608次

三夏麦收纪实:直击机手收益变化及辛酸-农业机械

文丨段运红
农业机械杂志社记者
每年5月底6月初,稻谷飘香、麦穗摇曳,一场自南向北的麦收大战自此拉开。在这场大战中,千千万万的机手成为主力军,他们驾驶收割机,奋战在夏收区各个战线,成为保障夏粮丰收的最后一道屏障。
当地机手收益稳定
6月8日梦到树,河北栾城时不时地飘起小雨,这让曹素娟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天气变凉了,收割不再那么炎热难熬,而担忧的则是一旦雨下大了,就不能再下地干活,影响收益。
夫妻档是机手常见的搭配模式,曹素娟负责联系农户,并为丈夫打下手
这是曹素娟和丈夫今年以来的第4天收割。作为当地机手,栾城的开镰由他们开始,之后就将有大批的跨区机手涌入。在这4天中,由于麦子成熟量较少,他们在村民的委托下死神逃学日记,东一块儿西一块儿地零星收割,每天作业八九个小时,平均每天作业60余亩。
对曹素娟和丈夫来说,这仅仅是三夏的开始,到大忙时期,他们就会从早上5点,割到晚上12点北冰洋袋淋,一天收割面积能达到200余亩。这样高强度的作业,持续七八天,栾城附近的小麦就将收割完毕,他们的三夏作业也将落下帷幕龙魂剑圣。
从2004年开始,我国农机行业开始加速发展,保有量迅速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收割机由2005的48万台,增加至2015年的174万台,十年间翻了3.6倍,收割市场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作业市场之一。
然而对像曹素娟这样具有多年作业经验的当地机手来说,激烈的竞争对他们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收益水平维持稳定。
曹素娟与丈夫从2000年开始从事收割作业,作业区域集中在栾城周边卢克沃洛,作业对象都是附近的邻里乡亲。
对他们来说,作业单价在近几年并没有大的改变,均集中在60元/亩左右,每年收益3万~4万元。而令他们烦恼的是油费和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每天光油费就得六七百块钱,人工费每天200元。”
在40公里外的北四公村,当地机手葛景华正在收割的地块儿却与曹素娟所在的福院庄人均2亩耕地的情况不同南方有令秧,这周边的土地基本上都承包给了种田大户,成为育种田,种田大户对收割的效果要求更高荣耀魔徒,漏粮要少、割茬要低。
葛景华作业地块儿要求割茬很低
因此香河政府网,葛景华需要更加小心。
尽管如此,葛景华却更喜欢给种田大户收割,种田大户以低于市场的40元/亩的价格,与葛景华签订协议,将300亩小麦全部包给葛景华收割。“因为这边的田都是连片的,收割效率更高,与给普通农户收割的收益基本相当。”
跨区机手面临激烈竞争
对于当地机手,收割机市场的激烈竞争尚未大面积波及,但对于跨区机手来说,却是受到了最直接冲击。
每年三夏,我国都有数十万台收割机投入作业,据统计,今年三夏共有63万余台收割机投入作业,其中跨区收割机28万台。以每台收割机两人来算,56万人的跨区大军成为三夏重要的组成部分。
2018年共有28万台收割机,约56万人投入跨区作业
这些跨区大军,大致形成南线、北线、西线等3条主要收割路线,南线由川、贵等地向北推移;北线途径皖、豫、冀、蒙等地;西线则为豫、冀、陕、甘、青等地。他们大多5月出发,汪玲露短则一个月、长则半年,奋战在我国的主要夏粮产区。
6月9日,石家庄彻底下起了中雨,打消了杨冬江下地干活的念头,对他这样的跨区机手来说,多一天的空闲,就相当于损失了一天的收益。
杨冬江与妻子那图鲁,和4位同村,从陕西渭南驾驶3台收割机从河南南阳开始收割,途径驻马店、周口,进入河北大名,来到石家庄,一共作业了20余天,收割1000余亩。对他们来说,跨区才刚刚开始。
趁着下雨的空档,记者向杨冬江了解跨区情况
仅40出头的杨冬江已经有了20年跨区经验,形成了成熟的跨区路线和人脉。“我们一般从河南南阳开始割,一路往北,割到保定,然后会根据麦子成熟情况,决定是否去唐山、衡水附近收割,之后向西转移,在陕西待一个月左右,会再出发去甘肃、青海,收割油菜和青稞。”这一趟线路走下来,基本在十一之后才能回到家里。
收益不确定性突出
跨区机手作业往往面临极大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使得他们的收益从两三万到十几万相差巨大。这些不确定因素包括信息因素、天气因素、收割机因素和价格因素。
跨区机手与农户的信息交流通常通过当地的带车人联络,少部分具有多年跨区经验的机手会有往年农户预定订单,但这部分占比极少,他们的作业进程基本靠带车人提供的信息决定。
跨区行程如何安排由机手向带车人沟通了解
对于杨冬江来说,虽然跨区路线已经固定,但何时出发,去往哪个点都是需要和带车人沟通了解当地的收割信息决定的,这就需要强大的人脉网,与各地的带车人建立联系。如果信息获取准确,他们就能及时赶到麦子成熟但尚未收割的区域,减少赶路时间。
而对于一些经验不足的新机手来说,他们往往会面临错过最佳作业地点的问题,致使收益减少。
天气因素和收割机因素,无论对于新机手还是老机手,都是不可左右而且致命的,也都是他们最担心出现的情况。
杨冬江上一站在河北大名县作业,在与带车人联系后,得知石家庄麦子已经成熟,便赶到了石家庄,没料到却下起了雨,不能下田收割。
跨区机手在收割路上的时间紧张而珍贵,由于下雨耽误作业时间,他们在这个点基本就等于白跑一趟。
而收割机因素则更是严重。尽管作业中80%的故障机手可以自己解决,但一旦遇上大的故障,就将耽误一两天的作业时间。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因为收割机故障,导致漏粮,农民就会要求赔偿粮食。“我就曾经见过,因为收割机坏了,粮食撒在地上,农民翻十倍要求赔偿的。”
价格因素是另外一个影响跨区机手收益的因素。
收割价格在近年来稳定在50—60元/亩,是一种隐性降低
从河南割到石家庄姚双喜,杨冬江遇到的收割单价最低为35元,最高为60元,总体稳定在50~60元。之所以有这样的价格差,是因为麦子的产量造成的。“收成高的,价格也高,收成低的,价格也低。”
收益整体下滑
除了面临收益的不确定性,跨区机手还面临着收益整体下滑的情况。
由于收割机数量的增多,收割作业单价已经维持多年不变,而这在人工成本、燃油成本以及物价上涨的情况下,相当于收益的隐性减少。
此外,每个点作业时间变短则是收割竞争激烈的另一个表现。
由于下雨,孙辰会将收割机开进服务站保养
孙辰会是石家庄当地人,他和10个同乡驾驶6辆收割机于二十天前出去跨区作业,对于跨区十多年的他来说,明显地感受到了收割机的增多,“以前在一个点能干四五天,现在干两三天就没活了。”
跨区机手基本权益难以保障
除了收益外,机手所面临的艰辛更是我们所难以想象的逆风如解意。
每年三夏,是最热的时候,机手需要在炎热与尘土飞扬的环境中作业。究竟有多热,杨冬江告诉记者,不装空调时,驾驶室温度在45度左右,装了空调之后,驾驶室温度也在35度,“一天喝10瓶水,也不带上一趟厕所的。”
这些苦,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们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面临着人在异乡的诸多无奈与基本食宿的无法保障。
每逢三夏,机手还是会遇到燃油价格上涨的问题
在杨冬江二十年的跨区生涯中黑帮盛世,他已经摸清了规律:三夏油价必然上涨。尽管不少地方都贴出了“大力支持保障夏收”的标语,但却挡不住需求高峰期,油价上涨的必然。“现在我们干活1/3的收入,都给了加油站。”
身在外地,不得不低头,是杨冬江总结的另外一个规律。
他在自己的收割机上焊接了一个长约1.2米的工具箱物品申购单,里面装满了轴、轴承、链条等各种配件。此外,每年出门前,他都要将轴承换一遍才能安心。“因为人家一听你是外地人,配件费就得成倍上涨。”
如果运气不好,也会遇到讹人的现象,“比如,平常板车卸车费只要一二百元,而有的地方就要五百块钱,带车人的中介费也不固定,一般在10%左右,多的时候要得更狠。”
此外,跨区机手是最节省的一群人,他们的生活起居基本都在收割机上,一日三餐也没有定点。
停车和食宿,是跨区机手面临的老大难
而最基本的停车和上厕所,则是杨冬江最为发愁的。
“很多市里,都不允许收割机进入,每次的停车都是一个问题,也没有可以上厕所的地方。”
在每年我们高喊口号,要支持三夏、服务三夏的时候,是否能思考,如何在实际行动上,给跨区机手以基本保障。
— END —
|猜你还喜欢看|
潜在跨区作业市场有哪些?
三夏最恐怖的10件事
三夏大考,哪款收割机能担起重任?

点击图片报名

« 上一篇 下一篇 »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标签: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