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全部文章/ 正文

灌木植物三国历任州牧有哪些?-走进山东

作者: admin  发布: 2015-04-24 分类:全部文章 阅读: 707次

三国历任州牧有哪些?-走进山东

三国历任州牧有哪些?
太史慈子义
东汉时,州刺史正式成为一级行政区划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今天的省长或自治区主席,东汉末年又改称州牧,由于军阀割据,州刺史(州牧)都不服从于汉中央,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独力势力,这些独立势力联合、分裂、再联合,相互之间抢地盘,大鱼吃小鱼頔怎么读,最后形成了曹刘孙三分天下的局势,历史上称之为三国时代,今天主要讨论的是在汉末至三国这段时间内有多少州刺史(州牧)。本文还是基本天下十六州为蓝本的顺序依次介绍,时间区域为(184-280)锋之芒。
一、司隶校尉部,简称司州。位于中国中部,为国家首都所在地,西汉为长安,东汉改为洛阳,三国魏也以洛阳为首都。范围主要包括今河南省中北部、陕西省中部及山西省南部。因司隶校尉并不掌握实权,故不做介绍。
二、幽州刺史部,简称幽州。位于中国最北部,治蓟县(今北京市西南部),为战国燕国首都。范围主要包括今北京市、河北省北部、辽宁省大部及朝鲜半岛部分地区。
1、陶谦(约172-约180),迁议郎。
2、刘虞(约180-约183),幽州刺史,免职。
3、郭勋(约183-184),为广阳黄巾所杀。
4、刘虞(188.3-193),任幽州牧,后为公孙瓒所杀。
5、段训(193),公孙瓒置。
6、袁熙(约193-205),袁绍子,袁绍置。与袁尚逃奔辽东。
7、焦触(204),自封幽州刺史,降于曹操,封列侯。
8、常林(约210-211),迁曹丕五官将功曹。
9、崔林(约221-约223),因不讨好上司吴质,被降为河间太守。
10、王雄(232-235),任职期间曾刺杀鲜卑轲比能。
11、毌丘俭(235-246),原为荆州刺史,配合司马懿平定公孙渊,转豫州刺史。
12、杜恕(246-249),杜畿子,因擅杀人,被免为庶人。
13、何桢(249-约255),迁廷尉。
14、文钦(255-258),原为魏扬州刺史,后投靠东吴,被任命为幽州牧,属遥领,后为诸葛诞所杀。
15、高光(约266-约270),高柔第三子,入晋为官,迁颍川太守。
*孙韶(229-241),吴广陵太守,孙权称帝后遥领幽州牧,后病卒于任上。
三、冀州刺史部,简称冀州。位于中国东北部,西汉时治邯郸(今河北邯郸),为战国赵国首都。东汉时改治高邑(今河北高邑东南),后又移治邺县(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范围主要包括今河北省大部,因此今天河北省简称就是冀小乔手机网。
1、刘焉(约170-约175),迁南阳太守。
2、公孙度(约175-约180),免官。
3、李邵(约180-约184),后被袁绍任为巨鹿太守。
4、皇甫嵩(184.11-185.7),因平定黄巾功封,后免官。
5、王芬(187),欲拥立合肥侯为帝,事泄,解印绶亡走,至平原,自杀。
6、贾琮(187-189.4),原为交趾刺史,接任王芬,转度辽将军。
7、韩馥(189.12-191),原为尚书,被董卓立为冀州牧,后转让于袁绍,自杀。
8、严纲(191),公孙瓒置,为袁绍军所杀。
9、袁绍(191-202.5),原为勃海太守,后病死于邺城。
10、董昭(199-200.1),冀州牧,曹操任命,转徐州牧(车胄为刘备所杀)。
11、袁尚(202.5-204),袁绍幼子黄细花,兄弟相争,冀州为曹操所占,投奔辽东公孙康。
12、曹操(204.9-220.1),冀州牧,历任汉司空、丞相、魏公、魏王,病卒于洛阳。
13、吕昭(约232-约242),兼镇北将军。
14、桓范(约242),由兖州刺史迁为冀州牧,因耻于在镇北将军吕昭之下,病辞,后迁大司农。
15、孙礼(约243),冀州牧,因上奏被曹爽免官五年。
16、裴徽(约244年之后),裴潜弟,具体不详。
17、山涛(约266-约270),晋置,迁侍中。
18、枣据(约281-约283),枣祗孙),晋置,迁太子中庶子。
19、司马肇(约283-?),司马岐子。晋置。
*步骘(229-246),吴置,遥领冀州牧,都督西陵,后升任丞相。
*张翼(259-263),蜀置,遥领冀州牧。蜀左车骑将军,降魏,病卒于道。
四、并州刺史部,简称并州。位于中国中北部,原由西汉朔方刺史部与并州刺史部合并而成。治晋阳(今山西太原)。范围包括今山西省大部及内蒙古中南部。
1、董卓(约176-181),迁河东太守。
2、张懿(约181-188),为屠各胡所杀。
3、丁原(188-189),迁执金吾。
4、高干(199-206),袁绍置,为曹操所杀。
5、张陟(206),曹操置。
6、梁习(206-213,220-228),213-220撤销并州并入冀州,但保留职务,后复置并州,多有政绩,后迁大司农。
*马超(213),自封,败逃张鲁。
7、毕轨(228-232),败于鲜卑步度根,被曹睿免职。
8、田豫(240-244),迁卫尉。
9、陈泰(244-248),陈群子,迁尚书。
10、孙礼(248-249),迁司空。
11、鲁芝(249-约252),迁大鸿胪。
12、胡岐,胡遵子
*廖化(259-263),蜀右车骑将军,遥领,降魏。
五、青州刺史部,简称青州。位于中国东部,今山东半岛。治临淄(今山东临淄),原为战国齐国首都。范围包括今山东省东部。
1、黄琬(约180),迁侍中
2、焦和(190-191),起兵反董卓,病卒
3、臧洪(191-194),袁绍置,改任东郡太守
4、田楷(191-195),公孙瓒置,败于袁谭
5、孔融(195-196.6),刘备推荐,败于袁谭,迁将作大匠。
6、李整(196-约197),李典从兄,曹操置,病卒。
7、孙嵩(196),刘表、赵岐推荐,不至。
8、袁谭(约197-205.1),袁绍长子,曹操推荐,兵败被杀。
9、孙观(207-217),曹操置,后为振威将军,战死,刘琮也任青州刺史,此处存疑。
10、刘琮(209-?),刘表幼子,原为荆州刺史,曹操改置,后不详。
11、王凌(225-228),迁扬州刺史。
12、程喜(约235-约239),迁征北将军。
13、钟毓(258-260),都督荆州。
14、鲁芝(260-约264),迁平东将军。
15、胡威(275-280),胡质子,病卒。
*臧艾(不详),臧霸子,魏将,迁少府。
*孙毓(不详),魏将,孙观子。
*陈佐(不详),魏将,陈谌孙。
*朱桓(229-238),吴前将军,遥领,病卒。
*诸葛诞(258),原为魏将,降吴为左都护、大司徒、骠骑将军,遥领青州牧,当年被杀。
*濮阳兴(264),吴丞相,遥领。为吴帝孙皓所杀。
*皇象(不详),吴置,遥领。
六、徐州刺史部,简称徐州。位于中国东部。治郯县(今山东郯城),东汉末年徐州牧陶谦为躲避曹操迁治下邳(今江苏睢宁古邳镇)。范围包括今江苏省北部、山东省南部。
1、巴祗(约184-188),迁扬州刺史。
2、陶谦(188-194),为徐州刺史,193.4升为徐州牧,病卒。
3、刘备(194-196.6),陶谦举荐好视通,后为吕布所逐,曹操任为豫州牧。
4、吕布(196.6-198.12),自封徐州牧,为曹操所杀。
5、车胄(198.12-200.1),为刘备所杀。
6、董昭(200.1-200.2)许明杰,迁魏郡太守。
*浩周(?-219),后为于禁护军,存疑,与臧霸有冲突。
7、臧霸(207-222),任期长达15年,多次击败孙权,迁执金吾。
8、孙权(209-219),徐州牧,刘备推荐,迁骠骑将军,领荆州牧。
9、吕虔(222-约235),任期内多次击败孙权,后病卒。
10、郑岐(约235-约238),任内与桓范有房屋纠纷。
11、王昶(约238-约247),迁征南将军。
12、石苞(约249-252),迁奋武将军、假节、监青州诸军事。
13、胡威(约252-约265),胡质子,迁豫州刺史。
14、王浑(266-约270),王昶子,迁豫州刺史。
15、胡奋(约270-271)萧山三中,迁监军、假节。
*贺齐(222-227),徐州牧,遥领。病卒。
*全琮(229-247),徐州牧,遥领。病卒。
*丁奉(260-271),徐州牧,遥领。病卒。
七、兖州刺史部,简称兖州。位于中国中东部,西汉治陈县(今河南淮阳),东汉治昌邑(今山东巨野),东汉末年曹操移治廪丘(今山东郓城)。范围包括今山东省西南部、河南省东部。
1、桥瑁(约185-189),转东郡太守。
2、刘岱(189.12-192),因冒进为黄巾被杀。
3、单经(191),公孙瓒置,界桥之战,公孙瓒败于袁绍。
4、金尚(192),汉朝任命,为曹操所逐。
5、曹操(192-204),兖州牧,195年汉政府正式任命,迁冀州牧。
6、吕布(194.4-196.6),陈宫、张邈举荐为兖州牧,后占据徐州,自任徐州牧。
7、司马朗(约210-217),死于疫疾。
8、裴潜(219-220),迁散骑常侍。
9、黄华(220-221),降魏。
10、王凌(221-225),迁青州刺史田野的春天。
11、王昶(约225-约238),迁徐州刺史。
12、桓范(约238-约242),迁冀州牧。
13、令狐愚(约245-249),病卒。
14、夏侯威(249-250),夏侯渊子,病卒。
15、李翼(约250-254),李丰弟,为司马师所杀。
16、邓艾(254-255),迁长水校尉。
17、州泰(255-约258),迁豫州刺史。
18、司马泰(约266-270),晋将,迁安北将军。
*朱然(229),吴车骑将军、右护军,遥领,后划归为蜀。
*邓芝(234-243),蜀置,遥领。迁车骑将军。
*胡济(248-256),蜀置,遥领。迁右骠骑将军。
*宗预(259-263),蜀置,遥领。降魏,病卒于道。
八、豫州刺史部,简称豫州。位于中国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禹州),东汉移治谯县(今安徽亳州),范围包括今河南省中部、安徽省西北部,因此今河南省简称就是豫。
1、王允(184),因不贿赂宦官,被免。
2、黄琬(188.3-189.9),豫州牧,迁司徒。
3、孔伷(189.12-190),董卓任命,参与反董联盟,后病卒。
4、孙坚(190.3-191),袁术任命,攻打刘表,中埋伏死雅马哈暴龙。
5、周喁(190),袁绍任命,为孙坚打败。
6、阴夔(约190-约191),袁绍任命。
7、孙贲(192-194),袁术任命,迁丹阳都尉。
8、郭贡(194-196),曾与吕布合谋攻打曹操,后不详。
9、刘备(196-210),豫州牧,曹操任命,赤壁之战后,任荆州牧。
10、王思(206-约215)中正式步枪,曹操置。
11、吕贡(约215-219),曹操置。
12、贾逵(220.7-228),任期内多次打败吴国入侵,后病卒于任上。
13、满宠(228-238),魏征东将军,回朝为太尉。任上多次打败孙权的入侵。
14、王凌(238-248),迁司空。任内加征东将军、车骑将军。
15、毌丘俭(248-250),迁镇南将军。
16、王基(255-261),病卒,任内平定诸葛诞叛乱。
17、王沈(261-265),迁御史大夫。
17、胡威(约265-约273),胡质子,迁尚书。
18、王戎(278-282),建威将军,迁侍中。
19、王浑(约278-285),王昶子。征虏将军,迁尚书左仆射。
*韩观(不详),魏豫州刺史,名气与徐邈相等。
*诸葛瑾(229-246),吴大将军、左都护,遥领,病卒。
*陆凯(258-264),吴征北将军,遥领,迁荆州牧。
注:王戎、王浑在279年同为豫州刺史,见《晋书》,必有一误。
九、凉州刺史部,简称凉州。位于中国西部,西汉治狄道(今甘肃临洮),东汉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后又改治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建安十八年(213年)撤销凉州并入雍州,魏黄初元年(220年),分河西8郡复置凉州。范围包括今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青海省东北部。
【汉魏晋】:
1、梁鹄(约180-184),入为尚书。
2、左昌(184),免职。
3、宋枭(约185),免职。
3、杨雍(约185-186),免职。
4、耿鄙(186-187),为部下所杀。
5、种劭(约193-194),未上任。
6、韦端(199-207),凉州牧,迁太仆。
7、韦康(207-213),韦端子,为马超所杀。
8、邹岐(220.5-220.7),以安定太守迁,免职。
9、张既(220.7-223),平定西平麹光叛乱。
10、温恢(223),以魏郡太守迁,病卒于道。
11、孟建(223-228),迁征东将军。
12、徐邈(228.4-240),任内平羌人有功,封都亭侯,加号建威将军。
13、王浑(约240-约250),王雄子。
14、牵弘(270-271),晋将,兵败被杀。
15、杨欣(271-278),晋将,兵败被杀。
*胡喜(不详),胡遵孙,晋建武将军、假节、护羌校尉。
【蜀汉】:
1、马超(221-222),凉州牧,病卒
2、魏延(227-234),凉州牧,被杀。
3、姜维(243-263),凉州牧,降魏后被杀。
十、荆州刺史部,简称荆州。位于中国南部。初治汉寿(今湖南常德),东汉末年刘表移治襄阳(今湖北襄阳),三国分属魏吴两国,其中吴国荆州治江陵(今湖北江陵)。范围包括今河南省南部、湖北省、湖南省。
【汉魏晋】:
1、徐璆(约180-184),免官。
2、王敏(约184-186),讨伐江夏叛兵赵慈,因功封侯。
3、王叡(约186-190.3),自杀。
4、刘表(190.3-208.8),192年10月迁荆州牧,病卒。
5、刘琮(208.8),刘表少子,继任荆州刺史后,投降曹操,改任青州刺史。
6、李立(208),曹操所置,赤壁之战后不详。
7、夏侯尚(222-225),病卒。
8、裴潜(225-226),迁尚书。
9、毌丘俭(约232-235),迁幽州刺史。
10、胡质(235-242)三浦佑太郎,加振威将军,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
11、孙礼(约242),迁冀州牧兽人之脔宠。
12、夏侯威(约245-248),夏侯渊子,迁兖州刺史。
13、李胜(249),未上任,为司马懿所杀。
14、王基(251-255),迁镇南将军、豫州刺史。
15、鲁芝(255-258),迁大尚书。
16、郭统(约260),郭淮子。
17、杨肇(约265-272),杨暨子,晋折冲将军,西陵之战后被免为庶人。
18、王戎(276-278),迁豫州刺史。
【吴国】:
1、刘琦(208-209),刘表长子,为刘备所立,后病卒。
2、刘备(210-219),214年又领益州牧,后荆州归吴。
3、孙权(219-222)橙斧任务流程,荆州牧,称吴王。
4、陆逊(222-244),荆州牧,迁丞相。
5、诸葛恪(253),吴太傅含辛茹苦造句,兼领荆、扬州牧,同年十月为孙峻所杀。
6、孙綝(258),自领丞相、荆州牧,两月后被杀。
7、陆凯(264-269),荆州牧,病卒。
8、陆抗(273-274),荆州牧,病卒。
9、陶濬(279-280),镇南大将军,入晋。
十一、扬州刺史部,简称扬州。位于中国东南部,面积最大。西汉治吴县(今江苏苏州),东汉初治历阳(今安徽和县),东汉末年因战事频繁,治所多有变化。三国时分属魏吴两国,魏治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吴治建业(今江苏南京)。范围包括今江苏省南部、安徽省大部、上海市、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相当于东部战区的范围。
【汉魏晋】:
1、巴祗(188-约190),后不详。
2、陈温(约190-193),病卒。
3、郑泰(190),袁术置,未至,病卒于道。
4、陈祎(190-193),灌木植物袁术置,病卒。
5、陈瑀(193),陈球子,袁术置,后为袁术所逐。
6、袁术(193-199),自领扬州牧,病卒。
7、袁遗(193),袁绍置,为袁术所逐。
8、惠衢(195),袁术置,曾攻打刘繇部将张英。
9、刘繇(194-197),195年迁扬州牧,败于孙策,后病卒。
10、严象(199-200),曹操置,为孙策手下庐江太守所杀。
11、刘馥(200-208),曹操置,病卒。
12、温恢(208-220),入朝为侍中。多次打败孙权的进攻。
13、曹休(222-228),扬州牧,病卒。228年石亭之战败于吴将陆逊。
14、王凌(228-约238),迁豫州刺史。
15、孙礼(239-约241),加伏波将军,迁少府。241年芍陂之战打败吴将全琮。
16、诸葛诞(242-251),迁镇东将军。
17、文钦(251-255),兵叛投奔吴国。
18、乐綝(255-257),乐进子,为诸葛诞所杀。
19、牵弘(266-270),迁凉州刺史。
20、周濬[周浚](约270-279),晋将,参与伐吴之战。
【吴国】:
1、吕范(223-228),吴前将军、扬州牧,病卒。
2、诸葛恪(253),吴太傅,兼领荆、扬州牧,同年十月为孙峻所杀。
十二、益州刺史部,简称益州。位于中国西南部,西汉治成都(今四川成都),东汉治雒县(今四川广汉),东汉末年移治绵竹(今四川德阳),后又移治成都(今四川成都)。范围包括今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大部、贵州省大部。
1、郤俭(?-188),为益州黄巾所杀。
2、刘焉(188.3-194),病卒。
3、刘璋(194-214,219),继父职为益州牧,后投降刘备,后又为孙权立为益州牧。
4、扈瑁(194),李傕所置。
5、牛亶(201),曹操置,未上任。
6、刘备(214-223),病卒于永安白帝城。
7、刘阐[刘纬](219),刘璋子,孙权所置。
8、杨阜(215-216),曹操置,迁金城太守。
9、赵颙(216-219),曹操置,为黄忠所杀。
10、严干(219-约223),曹操置,遥领,迁五官中郎将。
11、诸葛亮(223-234),益州牧,病卒五丈原。
*黄权(223-240),魏置,原为蜀将,败降魏,加车骑将军,病卒。
12、蒋琬(234-244),因病逊位。
13、费祎(244-253),被刺杀。
14、师纂(264),原为邓艾部将,邓艾灭蜀后置,后与邓艾一起被杀。
*陆抗(264-273),吴置,遥领,迁荆州牧。
*司马泰(270),晋将,称疾未上任。
15、王濬(273-280),晋将,灭吴后迁辅国大将军。
*毌丘奥(不详),毌丘俭孙,晋巴东监军。
十三、交州刺史部,简称交州。位于中国最南部,西汉治番禺(今广东广州),东治移治广信(今广西梧州),三国分置广州,交州移治交趾龙编(今越南河内)。范围包括今广东省、广西省及越南北部。
1、朱儶[朱俊](178),因战功封都亭侯,还朝改封谏议大夫。
2、丁宫(178-184),迁光禄勋。
3、贾琮(184-187)霍休,迁议郎。
4、朱符(187-约190),为夷贼所杀。
5、张津(约190-约200)冰吻原唱,为其将区景所杀。
6、赖恭(约200-210),刘表置,为苍梧太守吴巨所逐。
7、孙辅(约200-约208),孙权置,后因暗中勾结曹操,被免。
8、步骘(210-220),孙权置。
9、吕岱(220-226,226-246)改任广州刺史,后复为交州刺史,239年迁交州牧,迁上大将军。
10、戴良(226),当年被免。
*李恢(221-229),蜀庲降都督,遥领。
11、陆胤(248-258),迁西陵督。
12、陶基(约258-约264),陶璜父。
13、刘俊(约264-268),战死。
14、虞汜(271),虞翻第四子,病卒。
15、陶璜(271-约300),陶基子。273年迁交州牧,平定郭马叛乱。后入晋,仍为交州牧。
*步阐(272),步骘子。反叛降晋,任交州牧,为陆抗所杀。
十四、雍州刺史部,简称雍州。位于中国西部,兴平元年(194年),由凉州分置,治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建安十八年(213年)省凉州(西凉),与司隶校尉部的三辅一起并入雍州,治长安(今陕西西安)。因雍州原先并不存在,故古人还是延用原凉州的故称。主要范围包括今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
1、邯郸商(194-209),为武威太守,为武威太守张猛所杀。
2、徐奕(213-214),迁丞相东曹掾。
3、张既(214-221),迁凉州刺史。任内平定羌人宋建、西平人麹演等叛乱。
4、郭淮(221-249),迁征西将军。
5、陈泰(249-255),陈群子,任内多次打败姜维,后郭淮病卒,陈泰接替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
6、王经(255-256),任内洮西之战败于姜维,回京担任司隶校尉。
7、诸葛绪(256-265),原为邓艾部将,入晋为太常。
*吴懿(234-237),蜀车骑将军,遥领,病卒。
十五、广州刺史部,简称广州。位于中国南部,三国时黄武五年(226年)置,当年撤武士高校,吴景帝时复置。
1、吕岱(226),当年撤销,复为交州刺史。
2、熊睦(266-约270),迁尚书,后为孙皓所杀。
3、滕修(约270-273,279-288),273年迁执金吾,慕承和279年迁广州牧,后入晋,仍为广州牧,卒官。
4、徐旗(273-279),为郭反所逐。
5、闾丰(279-280),随同滕修降晋。
*殷兴(279),郭马置广州刺史,叛吴,随即被平定。
十六、平州刺史部,简称平州。这是汉末辽东太守公孙度自封的。其后曹魏分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五郡为平州刺史部,治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不久仍废入幽州。
1、公孙度(约190-204),原为辽东太守,东汉末年自称平州牧,后病卒。
2、公孙康(204-约210),公孙度子,继任辽东太守。
3、公孙恭(约210-228),公孙康弟,公孙度子,继任辽东太守。
4、公孙渊(228-238),公孙康子,公孙度孙,继任辽东太守,自封燕王,后被杀。

« 上一篇 下一篇 »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标签: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