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全部文章/ 正文

浙江双色球走势图三十五 如实知 如实观察 如实正观 云何为圣弟子及见清净?——125《杂阿含经选集讲义》-菩提学处

作者: admin  发布: 2018-09-05 分类:全部文章 阅读: 563次

三十五 如实知 如实观察 如实正观 云何为圣弟子及见清净?——125《杂阿含经选集讲义》-菩提学处

第13266 (926) 经﹙下p616﹚
真实禅→不依一切、悉伏彼想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那梨聚落深谷精舍。尔时、世尊告诜陀迦旃延:「当修真实禅,莫习强良禅。如强良马,系槽枥上,彼马不念我所应作、所不应作,但念谷草。如是丈夫,于贪欲缠多所修习故,彼以贪欲心,思惟,于出离道不如实知,心常驰骋,随贪欲缠而求正受。瞋恚、睡眠、掉悔、疑多修习故吕超然,于出离道不如实知,以……疑盖心思惟以求正受。诜陀!若真生马,系槽枥上,不念水草,但作是念驾乘之事。如是丈夫,不念贪欲缠住;于出离如实知,不以贪欲缠而求正受;亦不瞋恚、睡眠、掉悔、疑缠多住;于出离瞋恚、睡眠、掉悔、疑缠如实知,不以……疑缠而求正受。如是诜陀!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禅;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见、闻、觉、识,非得、非求、非随觉、非随观而修禅。诜陀!比丘如是修禅者,诸天主伊湿波罗、波阇波提,恭敬合掌,稽首作礼而说偈言:
「南无大士夫!南无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禅定」。
尔时、有尊者跋迦利,住于佛后,执扇扇佛。时跋迦利白佛言:「世尊!若比丘云何入禅,而不依地、水、火、风,乃至觉、观而修禅定?云何比丘禅,诸天主伊湿波罗、波阇波提合掌恭敬,稽首作礼而说偈言:
「南无大士夫!南无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禅定」?
佛告跋迦利:「比丘于地想能伏地想,于水、火、风想,无量空入处想,识入处想,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想;此世、他世,日、月,见、闻、觉、识,若得、若求,若觉、若观,悉伏彼想。跋迦利!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觉、观而修禅。跋迦利!比丘如是禅者,诸天主伊湿波罗、波阇波提,恭敬合掌,稽首作礼,而说偈言:
「南无大士夫!南无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何所依而禅」帕拉斯猫。
佛说此经时,诜陀迦旃延比丘,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跋迦利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佛说此经已跋迦利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137 (80 ) 经﹙上p127﹚
空三昧.三解脱门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说圣法印,及见清净。谛听,善思。若有比丘作是说:我于空三昧未有所得,而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莫作是说!所以者何?若于空未得者,而言我得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无有是处。若有比丘作是说:我得空,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此则善说。所以者何?若得空已,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斯有是处。云何为圣弟子及见清净」?比丘白佛:「佛为法根,法眼,法依,唯愿为说!诸比丘闻说法已,如说奉行」。佛告比丘:「若比丘于空闲处,树下坐,善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观察彼阴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
如是观者,亦不能离慢知见清净。复有正思惟三昧,观色相断,声、香、味、触法相断,是名无相。
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贪相断,瞋恚、痴相断,是名无所有。
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何而生?观察我、我所,从若见、若闻、若嗅,若尝、若触、若识而生。
复作是观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识因缘为常,为无常?复作是思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复次、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是患法,灭法,离欲法,断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是名比丘当说圣法印知见清净,如是广说」。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讲记125
好, 我们继续:“尔时、有尊者跋迦利,住于佛后,执扇扇佛。时跋迦利白佛言:「世尊!若比丘云何入禅,而不依地、水、火、风,乃至觉、观而修禅定?云何比丘禅,诸天主伊湿波罗、波阇波提合掌恭敬,稽首作礼而说偈言:「南無大士夫!南無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禅定」?”(232-2)这个跋迦利尊者,藉这样的因缘进一步就要再请问佛,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那什么是真正的无所依的而才能够入禅呢?把这个重点再请佛陀开示,这个是法要。
“佛告跋迦利:比丘于地想能伏地想。(“能伏”两个字要注意!)于地想能伏地想,于水、火、风想,无量空入处想,识入处想,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想;此世、他世,日、月,见、闻、觉、识,若得、若求,若觉、若观,悉伏彼想。”“悉伏彼想”这四个字要注意!前面是以地能伏地想, 那后面就是悉伏彼想。
“跋迦利!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水、火、风寰盈证券,乃至不依觉、观而修禅。跋迦利!比丘如是禅者,诸天主伊湿波罗、波阇波提,恭敬合掌,稽首作礼,而说偈言:「南無大士夫!南無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何所依而禅」。佛说此经时,诜陀迦旃延比丘,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跋迦利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这个开示的过程, 一个是得法眼净,一个是得解脱, 两个都得到受用了。那么各位:这个地方我们要深思:为什么?我们众生是不是一定要有所依?如果今天无所依哪一个受得了?我们今天如何才能够过得那一种安定自在呢?第一我们要有钱, 是不是?欸,财力充实的话生活无虑, 对不对?然后家庭要怎么样?所有的条件怎么样我们才能;我们要依,有没有依?有!没有依你怎么能安住?但是请问:这些所依如果变的时候, 那你还能不能安住?天下有没有一法不变的?有所依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有所依就有所著, 有所著就有所住, 是不是?一变动你就苦了, 你的执著性没有办法消失, 那个执著、爱染的那个习性没有办法消失的。
包括我们修禅修的禅观, 虽有所依只是方便入手, 有所依的这个只是方便入手, 藉它来过河;但是最后还是要怎么样?不要执著,放下, 知道意思吧?“悉伏”是虽然藉助它来达到我们过河的目的,发觉真相, 但是不能执著在这里。比如说:我观察地、水、火、风, 我观察它,看到它的什么?无常性, 这样知道意思吧?看到它的不可能永恒不变的,那个常性是不可得的;是透过这些所有依的对象来超越它、来了解它的真象。那我们还有一个最重要就是我们经验以后, 我们的想, 这个想蕴的功能很发达, 它会怎么样?它会留下记忆, 对不对?都会留在我们的这个想蕴里面, 对不对?意识里面都会存留下来佳宁娜月饼。依什么就会执著什么, 这样知道意思吧?依什么?学一法执一法。比如说:我们运动好不好?练气功练内功好不好?不能说它不好啊,身体会帮助、身体有健康的帮助。但是一这样执著在身体, 那你能不能解脱?所以每天练身体很好啊, 到死那一天还是要坏掉啊。请问:那个所依能不能安住?能不能真正达到真正的永恒?不可能的!所以有所依则有所著是一定的。最后为什么叫“不依, 悉伏”?欸,虽然有这样的因缘, 但是最后怎么样?这个想的功能特别厉害, 任何一个意识进去以后都以为是实在的,就停存在里面。然后随着它又会起什么?起想, 功能就是这样子。“悉伏彼想, 而作禅修”, 有什么办法我们能够依我们的身心来观察, 而又不执著在身心, 这样知道意思吧?依外在的一切法, 作为我们观察的对象, 但是又不会执著在一切法上, 这个就是重点!!今天没有藉助世俗的一切, 包括我们的身心,你没有观察的地方、你没有办法发觉真相实相的一个地方。但是善用它、观察它, 但是要超越它,这一定要明白。所以有很多法鬼也笑 , 尤其是佛法的法门, 有时候都是为了要启发;藉助每一个人不同的习性跟执著星界游神, 用他的习性执著去引发他;让他去体会这个习性、执著内在的虚幻性。欲望重的要让他去观察欲望;瞋心重的要去观察瞋心, 这样知道意思吧?你哪一个习性重, 你最恐惧最怕的是什么, 要他去面对、要他去超越, 去了解法的真相。如何在真相中远离两边, 发现真相,这个就变成善的功德。我们贪心重的人, 能不能因为贪心重而悟道?可以的, 注意听喔!瞋心重的人可以从瞋心的观察, 去观察它而悟道, 可不可以?可以的。所以不是一个厌、压抑啊,控制啊, 不是!而是发觉它的真相。那这样子的话, 虽然有所依, 对不对?但是呢,发觉它的真相, 就是一种超越,就悉伏彼想, 这样知道意思吧?
所以前面我们谈过的嘛, 以欲断欲可不可以?可以。但是注意喔!这些真的要有法, 要了解真相;不理解的人很多问题就来了, 用世俗的观念来看,问题都来了;但是这些真的很重要!!还有另外一个观察, 就是我们如何能够变成客观的观察;我们自己在观察自己、观察万法,是不是能变成一个很客观的观察, 不要落入我们的习性。我们的习性是什么?用我们的习性去观察你能发现真相吗?不可能的!知道意思吧?用习性去观察, 能够了解一切法的真相吗?不可能的!用我们世俗的思惟, 不是第一义喔、不是法义、不是见法的人的那种思惟喔,来观察一切法,你怎么观察还是在有里面,还是在实有里面, 你远离不了那个执著。所以为什么要如实观察?让它生命如实的展现,你在贪你就让它起来, 你在瞋你让它起来。你如实的去观察到:噢!贪、瞋、痴的真相, 它的源头、它的因缘、它的种种问题;然后你又看到它的消失, 看到它的寂灭, 欸,这些就是助缘。那么这些都了解真相以后, 这些问题就解决了, 才能真正的解决喔。不是我有贪欲把它压着, 这个不能那个不能, 你永远压着它一直存在里面的;而是要怎么样?让它如实的显露出来, 这样知道意思吧?如实显露出来发现它, 然后明白它的真相才能超越它。
所以为什么要如实观照?我说你们不要怕, 你们自己习性最强的、最恐怖、最怕的、习性最重的, 就面对那个问题;用如实的观察的方式, 你去面对它,然后你才能发现它的真相, 最后你才有办法超越它。如果你是用压抑的、控制的、束縳的;你永远只是越潜越深啊, 只是把它压到里面、伏到里面,其实没有解决。这个真的是太重要了!但是一般人是不能理解的。所以我一直有时候在谈到, 我们现在的一个观念叫潜意识,表面意识潜意识;潜意识都是越压越深的。而事实上真正要解决你里面的意识能清净的话, 就是让潜意识能发露出来变成表面意识。现在有没有这个方法使我们的潜意识能发露出来?我们现在用强的、压抑的、控制的, 永远越压越深你们知道吗?最难就在这里:如何让我们的表面意识, 慢慢那个意志力、控制的力量慢慢的能够安住, 潜意识的力量它就会出来。这个出来以后,你发现了,浙江双色球走势图 它就像飞云一样:飒, 上去了;飒, 上去了;你在宁静的过程中, 表面意识不太能控制的时候, 潜意识它就会出来。那个时候你只有一个如实观照, 不要迎拒,一迎拒它就变成实有, 一压抑就变成实有。看着它的虚幻,看着它的显露,一下子就灭,一下子就灭。你慢慢那个从潜意识就会发露出来, 这个是很重要的部分!!!一般人是不理解的。我们现在都用控制的——这个不行那个不行, 这个是恶的这个是邪的, 这个是不好的。所以用压抑的, 越压抑里面存在的东西越深, 你怎么能够把潜意识里面的问题净化呢?注意喔!这个“不依, 悉伏彼想”是有意义的, 它的作用真的它能够让你发现真相。包括直接的对贪、瞋、痴烦恼的真相也能观察, 也能深刻的体会它的真正内涵, 它才能够把它净化。所以各位:不要怕我们的贪瞋痴, 注意听喔!想办法去面对我们的贪瞋痴, 注意听喔马伊琾!看清楚它、超越它, 你才有机会超越它;你用压抑的、用控制的,越压越深, 越压越强我告诉你!这一点就是为什么我们用如实观照的方法, 一般是不理解的。总是在有为的一种修法、修定、修止的方式, 以为这样就是境界, 这样才能体会。
但是这一经很重要, “于地想能伏地想, 于水、火、风想, 无量空入处想, 识入处想, 无所有入处, 非想非非想入处想”, 都一样的什么?悉伏彼想!我们对修到无想定、非想非非想定, 还要怎么样?伏!那个不是永恒的, 不要被那种观念而主宰了, 那还是在有为里面。所以一个人真正要做到客观的观察,不容易;因为我们的主观太强了, 过去的习性太强了,随着我们过去的认知、认识, 一直在强作主宰, 这个就是问题所在。为什么大家要学如实观察?不迎、不拒、不取、不舍在做什么?就是要让你进入一种客观的观察。刚开始很困难没关系, 困难也没关系,你去面对它;一步一步的去实验, 你慢慢会发现:欸,这个“会跑掉”就是问题, 会跑掉就是问题啦, 就是你要发现的问题啊。为什么会跑掉?惯性、习性在, 你要在这个中去发现我们自己内在的问题。我一直告诉你:你只要发现就好, 不要想去改变它、去左右它;你一改变它左右它, 就是把它当作真的。不要迎拒、不要取舍, 发现它的真相, 它的虚幻性明白了, 你还执著什么?它是真的你去不掉, 虚幻的不用改,知道意思吧?发觉真相它就不会再来。这个很重要喔!!!这里有没有对治?没有!发觉真相跟对治不一样,我一直强调,你打仗你打不完, 发觉真相不用打仗;这个就是下手跟修行的一个认知跟知见不同, 所有的用功方法到最后的结果, 是完全不同的,要记得!所以虽然我们有习性, 虽然潜意识很深, 没关系, 还是可以净化它, 知道吗?欸,面对它,让它出来, 看清楚它的虚幻性, 它以后就不会作怪;你压着它,它变成越强、越厉害, 注意喔,这个真的不一样喔!了解实相知道虚幻的敌人, 就不用打仗了;你把虚幻当敌人你打不完, 这样知道意思吧?一定要慢慢去体会。
有很多人都说:噢!功夫很好, 修到什么什么功夫。我说:“说实在的, 最好的功夫就是没功夫的功夫”意甲七姐妹, 你慢慢去体会!!有功夫就有对治,有对治就有实有, 你逃不开那个境界、逃不开那种实有感;你不能体会什么叫空性, 一切法空在谈什么, 你绝对体证不到。我们现在越谈,慢慢的把这些观念慢慢厘清,大家就知道:修行用功不是用猜的、不是因为某某人怎么讲我怎么讲, 你一定要有体验的,要慢慢去理解。而且这些问题, 都不是凡夫俗世的人可以理解, 用梦都梦不到的, 不可能作梦梦到的,你想你猜都没有用。唯一的办法就是依佛陀他所经验的、体会的, 我们也依法去经验体会, 你也经验得到体会得到, 只有这个办法。所以我常常劝大家:我们要悟的是‘悟佛所悟’, 行的是‘行佛所行’, 这里很重要的。离开佛陀的亲身体证, 还有谁比他更如实、更真切的!好, 这一经我们才叫什么叫真实禅,大家要明白, 真正的真正真实禅, 几个人真正在用这个方法, 要明白。这个都是佛陀说的, 这个不是我强解的, 是吧?好,我们再看下一经, 第137经上册第127页:
“如是我闻, 一时茶杯犬寿命, 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正安医馆, 世尊告诸比丘, 当说圣法印, 及见清净, 谛听, 善思, 若有比丘作是说, 我于空三昧未有所得, 而起无相, 无所有, 离慢知见者, 莫作是说, 所以者何?若于空未得者, 而言我得无相, 无所有, 离慢知见者, 无有是处。”(232-5)这里呀,在谈这个三解脱门的, 最主要就是空解脱门:空三昧。佛陀的开示就是在叫我们要注意,我们今天很多人在修行, 各个的因缘契入点都不同;但是他这里在提醒我们一个重点。比如说:三解脱门来说, 我们讲空、无相、无愿, 就是空、无相、无所有嘛;他说:第一个对‘空’这个三昧不能理解, 你后面说会达到所谓的无相、无所有, 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空’的知见跟体会, 是一个最根本最重要的地方!!
很多人哪,我常常听到很多人有一个反应:说:嚯!我听这一位师父;听我在讲法,听久了实在是没味道。为什么没味道?他每一次讲得都一样啊, 从头到尾不管讲什么法, 他都在讲空,好像没有比较新鲜的;他每一次讲都讲久了都没味道, 常听这有什么意思呢?为什么没有比较新鲜的?大家都不知道啊, 这个空的基础如果没有, 你后面讲什么都没有用,要理解啊!我们大乘佛法也是一样, 主要就是在一个‘空’, 以空义来涵盖一切法。但这个空义很广, 你必需从建立空的知见一个基础上先打好;就是要懂什么?缘起四谛。如果不懂缘起四谛, 不懂三法印的无常无我, 你哪一个能真正体会空义的?所以我们大乘虽然以空义来作为一个总相, 涵盖的一切三法印。但是这个空一定要深刻的明白, 它有基础、有内涵、有次第的, 不是随便讲的。
所以佛陀的开示也是在针对, 他今天为什么要开示这个法?因为有人有这个问题, 这样知道意思吧?所以他才会针对这个问题来开示嘛。所以你说:“我于空无所得不了解, 但是我能得无相、无所有”可能吗?我的知见巳经清净了可能吗?要破我执,要离慢清净, 是没有那么容易的啊。基础就是对一个空要理解, 所以这里就是佛陀直接开示最重要的地方。
“若有比丘作是说, 我得空, 能起无相, 无所有, 离慢知见者, 此则善说。”今天会离慢、会知见清净, 能够无相、无所有不执著, 是因为你得到根本的什么?空义, 空三昧有所体会, 你才后面才有可能的。
“所以者何, 若得空已, 能起无相, 无所有, 离慢知见者, 斯有是处。”这个是佛陀先讲一个重点, 后面才会继续开示。
“云何为圣弟子及见清净?”这个见哪,知见的见, 见清净。
“比丘白佛, 佛为法根, 法眼, 法依, 唯愿为说, 诸比丘闻说法已, 如说奉行, 佛告比丘:若比丘于空闲处, 树下坐, 善观色无常, 磨灭, 离欲之法, 如是观察受, 想, 行, 识, 无常, 磨灭, 离欲之法, 观察彼阴无常, 磨灭, 不坚固, 变易法, 心乐清净解脱, 是名为空。”(232-5-6)那第一就要阐扬什么是空, 对于空义的本身如果不理解, 后面要达到作用就难了。这里就在解释什么是空:啊?观察色、受、想、行、识, 它是什么?无常的、磨灭的、离欲的。任何一法,色、受、想、行、识, 五蕴的任何一法, 你都可以去观察它;它是不是无常, 是不是一定会变, 一定会磨灭、会坏?所以这里讲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 这个就是你观察的重点哪。从无常才能体会空在讲什么;空就是无常, 无常就是无实性、常不可得嘛, 常性不可得名为空。所以今天要体会空, 一定要体会无常, 它是变异之法、磨灭之法、变坏之法,是幻法,一定要明白, 这样才能体会空。所以空不是什么都没有, 而是说它没有常性, 它没有不变性,它没有主宰性, 这样知道意思吧?法法都是如此啊, 法法都是缘聚缘灭剎那不住, 这个叫无常啊。所以没有实性名为空, 注意听!没有自性名为空, 这个第一关一定要先明白。后面依着这个空的内涵, 才能进一步, 是不是?才能离欲啊,才能不执著啊, 才能对一切法不执著,所以叫什么?无相嘛。不会实有法的那个执著就对了, 那个就无相;对一切万法你都不执著, 知道法法如幻,法法缘起, 就不会执著在实有性的相,韩泰善 这样知道意思吧?才叫无相。好, 那么再进一步:
“如是观者, 亦不能离慢知见清净。”好, 初步的观察无常、变异之法, 知道它常不可得;如果这样子还不能离慢知见, 离慢这个清净知见清净, 还不能达到真正的受用喔。
“复有正思惟三昧, 观色相断, 声, 香, 味, 触法相断, 是名无相。” 就要观察什么?外在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是不是一样的无常?是不是一样的变异?剎那不住?是不是磨灭法?是不是生灭法?慢慢去体会, 照这个方法这样去观。好, 观察到明白它的无常的时候, 你一样可以怎么样?外在的相你就会断了, 断就是不执著, 不会认为它是实有的;这个时候叫无相, 对一切万法万象你都不执著, 就能离相,这样叫做无相。
好, “如是观者, 犹未离慢知见清净, 复有正思惟三昧, 观察贪相断, 瞋恚, 痴相断, 是名无所有。”好, 从五蕴观察,到外面的一切境相的观察还不能解决, 那么直接要到哪里?直接到观察我们的贪、瞋、痴跟烦恼, 这里就很重要, 是不是?我们的贪、瞋、痴烦恼要让它显露, 你才能观察得到。好, 你观察到它是不是一样的无常、是不是不住、是不是常不可得?一样喔,能够离开贪瞋痴烦恼的实有性的那一种执取, 这个叫贪瞋痴相断,是名无所有。这个是对于直接的,从根身到外境、到执著的贪瞋痴的这一些内涵, 都要把它看清楚;是不是都是无常、是不是都是变异、是不是磨灭法?
“如是观者, 犹未离慢知见清净, 复有正思惟三昧, 观察我, 我所从何而生?”好, 观察我们的五蕴、外面的六处,里面的贪瞋痴, 观察以后还不能解脱。那么最后只有一个办法啦,那我们认为有‘我’,还有我的‘我所’, 那你要直接观察这个‘我’跟‘我所’从哪里生起的?在哪里?哪一个地方叫我?哪一个地方叫我所?什么因缘而有的?这个要去观察这个。
“观察我、我所, 从若见, 若闻, 若嗅, 若尝, 若触, 若识而生。”(233-1-3)今天会有感受这个‘我’从哪里起的?欸,我们六根触六尘,有什么?见、闻、嗅、尝、触产生识, 是不是?由这里才生起的。表示什么?是根尘触产生受才有的啦, 这个‘我’跟‘我所’是这样生起来的啦。今天没有六根触六尘, 没有产生种种的感受, 那个‘我’跟‘我所’会不会起来?注意听!这个就是因缘的地方。啊?
“复作是观察。”进一步喔,这个是生命的功能的作用产生的感受, 才产生有‘我’跟‘我所’喔。好, 那么进一步要观察什么?
“若因, 若缘而生识者, 彼识因缘为常, 为无常?”嚯!这个就进一步, 再找它更深一层的条件, 是吧?因缘而生起识嘛蔡均, 根尘触才会生识嘛, 对不对?那这个识是不是因缘生?好, “彼识因缘为常还是无常”,生起这个识是根尘触才产生的嘛, 根尘触是常吗?生起的识是常吗?所以说“彼识因缘为常, 为无常?”, 你就要发现这个问题。
“复作是思惟, 若因, 若缘而生识者, 彼因, 彼缘皆悉无常。”它的因缘都是无常, 生起来的识是常吗?识所起的感受是常吗?“因无常、缘无常,所生之法云何有常?”就在谈这个。这个就是从因缘一步一步的深入去观察它。
“复次, 彼因, 彼缘皆悉无常, 彼所生识云何有常?”比如说: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 是不是无常?色法是无常的, 外面的尘:色、声、香、味、触、法, 是不是无常?因也无常外面的缘无常, 两个因缘一触生出来会常吗?无常因无常缘相触以后, 产生的法会常吗?这个就要去体会了。
“无常者, 是有为行, 是有为法, 从缘起。”(233-1-6)它是因缘组合的, 不是永远不变的, 无常是有为,有为造作的法都是缘起的。
“是患法, 灭法里岔黑猪, 离欲法, 断知法, 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这个很重要!不但是我们意识所产生的, 是因缘所生的,根尘触所产生的,根尘都是无常, 产生的识怎么会是常?那么我们再问一句:我们打坐,我们修行, 感受到喜乐、清净、光明、空无边处、识无边处, 那个非常美妙的, 请问:这个是不是因缘所生法?那因也无常,缘也无常, 起的境界是不是常?很重要喔!
所以“于一切想悉伏彼想。”要从哪里去“悉伏”?就是如实观察与法相应才理解, 知道意思吧?所以各位:我们今天生起了欢喜心, 喜受、乐受,请问:它维持多久?我们生起了欢喜心, 跟生起瞋恨心一样的, 它也是无常,瞋恨心、不快乐的心也是无常。要去发现它的真相, 就不会被那个不快乐一直执著, 一直被它左右,一直被它束縳了。我们可以实验一下:我们现在当下, 没有快乐跟不快乐的问题, 那我们能不能让它起快乐的心?我们不知道,我告诉你:可以。我们可以笑一笑欢喜, 可不可以?可以造作, 也可以啊;但是请问你:维持多久?一样喔,你可以善用它, 但是你不能执著它。还有一个,当我们痛苦, 如果你去观察那个痛苦, 观察那个内心的那种情绪, 它当下会止息, 为什么?那个观察的当下它会止息, 为什么?无常故, 注意听喔!因为它本来就无常, 所以我们要去发现真相, 一定要从这里下手。当我们落入境界了、烦恼来了, 如果有这个正见, 你可以当下试一试。嚯,这么苦,这么难过, 我能不能笑一笑?注意听喔!这个就是实验的地方, 我只是让你们实验的地方。当我痛苦烦恼来, 现在很难过的时候, 想到了法,我能不能笑一笑?试试看,把它笑笑看, 看笑得出来吗?不是在开玩笑喔, 要试试看喔!我被境转了, 我能不能当下离开被境转的状态, 能不能?要注意听喔里昂黑帮!这个很重要喔!!不要以为:我生气是应该的, 因为他让我生气, 所以我不气的话我是笨蛋。不是啦,气才是笨蛋!这样知道意思吧?生气的人叫愚痴,烦恼的人叫笨蛋, 痛苦的人叫无知, 这样知道意思吧?能不能这样子?试试看, 如果这个地方你能转变, 能够理解,能够超越, 我告诉你:你一生受用不尽了!
所以不要找理由来为自己解释:我的痛苦是有道理的, 我的烦恼是应该的,知道吗?因为种种条件我不得不, 什么叫不得不?只有一个原因, 是无知啦!不知道法啦、不知道法的真相啦, 所以流俗。被世俗的这些错误的知见在绑着, 随着世俗的颠倒在行, 自己不知道。今天学佛不是超越这个, 那学佛要干什么?学佛要超越什么?贪瞋痴烦恼, 是不是?不然什么叫解脱?解脱于什么?解脱于贪瞋痴烦恼。所以对治的方法是暂时的, 但是直接深入法性的部分你才能解脱。比如说:师父说你看着烦恼它就消失, 但是你后面又会来, 为什么?因为你根本没断。但是这个如实观照能不能暂时的超越它?可以。但是这个我一直讲, 它不是究竟的, 你一定要深入法性;贪瞋痴,不要怕贪瞋痴, 进入贪瞋痴的法性, 清楚它的真相, 贪瞋痴就不能主导你, 再也不能左右你。
所以这里在观察的时候, 是不是从自己的身心、五蕴、外面的六处、到我们内在的贪瞋痴都能观察。最后还不能解决, 进入它的因缘去观察它, 因也无常缘也无常, 你还要执著在那个现象是常, 那你是笨蛋!身也无常、外面的境界也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之法, 云何有常?要记得!没有一法是永恒不变、是实在的, 但是这一种如梦幻泡影的感觉, 这一种如幻性,如何去体会?这个就是我们下功夫的地方。我常常讲:因缘是无限的, 根尘触同时都在产生, 它不能止息的, 生命活着一定不离根尘触的相应, 不可能离开的。我们要善用这样的因缘来发觉根尘的因缘, 它的真相;包括我们起的贪瞋痴烦恼的真相, 要善用这样因缘, 去发现生命的实相。你了解了, 人人都是能够超越解脱的。
所以学佛不是在守教条啊, 不是这样不是那样, 什么都不行, 不是!它只是如实的去发现它, 怎么样去超越它。好, 你得到了点点滴滴, 不管多少深刻的受用性, 那你还可以贡献给身边的人、认识的人、有缘的人。那这样子人人都来学, 人人都得到它的受用, 这个人间才会净化。今天如果不了解真相, 不了解实相, 不能了解佛法的奥妙、跟受用跟解脱性;你只用世俗的情见, 你要来学这个、要来学那个, 都有所求有所得, 你永远得不到的。今天讲一句实在话:今天没有佛陀、没有导师的开导, 我们今天都在摸索, 我们都在信仰里面, 都在崇拜在等待救度里面, 你什么时候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常常讲:我很幸运, 我这一生,活在这个时空, 在台湾这几十年的因缘非常难得。最难得的是, 我能听到大善知识的择法——印顺导师的择法,给我们指出一条明路, 让我看到了这一条路, 看到了法的内容。然后我们在体验中才发觉:佛陀原来他悟到的是什么, 真的很幸运, 这一生真的非常幸运, 非常感恩的!
所以各位:我们今天学法, 一定要依法,不是依人,要记得!法是在讲什么?宇宙的真理法则,因果的必然, 一切法的真相。都这样的如实呈现的时候, 有一个真正明白的人, 他来开导我们, 让我们依这个路去发现真相。所以这个法是不管什么时空, 不管什么时代,它都是法尔如是, 真理法则不会变的。我们要依的是这个法, 佛陀是依这个而开悟的, 我们也要依这个而开悟而解脱。所以注意喔:不是依人!人会死,人会变,法不变。所以我们今天如果没有得法, 大家不知道法的重要, 见法悟道入法的重要;只有发现这个法则、这个真相的人, 他才能依法而行陆川生活网, 而达到了真正真相的体悟吉增佩玛。不是依人哪,某某人好慈悲, 某某人好好,对我怎么样, 请问:他死了你怎么办?你依谁?一个人如果没有得法拆魔方, 他修养再好, 也不过是一个善人而巳啊;但是得法、入法、知法是能解脱的黄岩中学, 要明白啊!
所以要依法, 而且依什么法?依了义的法, 不依不了义的法。法有了义跟不了义, 有的是能够究竟解脱的, 有的只是过程的方便引导: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牵是善巧, 先把你引进来,最后才给你开导、悟道见法的方法。但是众生一下子跟你讲无我, 没有人要信, 都在有我见中,都在外道的神我中;他听到无我他不信的, 怎么办?为了要引他入门, “有啊, 我们也有我;我们讲如来藏、我”, 是不是?都有, 这是善巧。但是引进门以后, 还是要跟他开导无我之道, 是不是这样子?所以要注意喔!依法还有方便法, 还有究竟法, 我们现在很多在方便中就以为是了, 甚至方便还要替代究竟, 否定究竟,这个问题很严重!
所以上一堂课, 我为什么告诉各位: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 我们最伟大的佛菩萨大部分都是在印度。今天印度的佛教为什么会灭?这是何等严肃的问题!所以导师的择法我们很感动!!他说:为了这个时空的迁流变化, 有很多因缘条件在变了, 不得不有适应;但是久了变成流变知道吗?所以他用比喻:卖乳的加一点水, 为了多一点钱;那经过三手五手以后, 每一个都加一点水, 最后那个羊乳还算是羊乳吗?只是白白的颜色没有味道了, 这样知道意思吧?为了适应方便, 时空中的流变中, 它不得不有方便, 方便久了正见反而慢慢淡了。佛法会灭是因为正法不见了, 正法不彰了, 知道吗?都被方便法取代了。
所以各位:我们今天在说法也是一样喔, 你们不知道我用什么样的心情来跟大家结缘。我知道那个严重性, 我知道这个法的可贵性、重要性;但是我们众生不理解, 他用传统的习性、众生的观念, 要来认识它怎么可能呢饲魔?所以我们所重的, 跟众生所重的是有差别的, 一定要明白。怎么样让你们具备这些条件, 是我清楚的事;所以我要为你们具备的是将来你们能受用、能解脱的这些底子,但是众生不见得需要这个, 他们不知道那个重要。“因果必然”四个字要理解, 我把你的因具备了, 把你的条件基础具备了, 将来你们自然能盖大楼, 知道意思吧?但是这些条件如果你们不明白, 我不是为了你们欢喜而教你们, 我是希望为你们将来的需要而打基础。所以有很多人看不顺眼,没办法, 不知道我们的用心在哪里;为什么要把你这个基础打好?基础没有打好, 上面不可能盖大楼的, 要记得!
各位啊:法的知见建立的重要, 基础的重要, 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所以各位: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要用心, 站在法上来看这个讲堂, 站在法上来看这个出家人;你们会知道我们的用心在什么地方。不是在应付人, 不是在搞你喜欢我喜欢, 要注意听!为了佛教的未来, 为了你们个人未来的解脱利益, 真的一定要好好深入法义;基础打好了, 所以因具足了果自然形成, 这样知道意思吧?因具足了你不成果都不行, 这个才叫因果必然, 现在很多人都轻视了。人家讲的都说怎么样怎么样, 你讲的都是那些东西;不知道这些东西不具足, 你上面是根本不能成立的。我可以讲十年二十年, 但是几个人可以听十年二十年?听不要多久,说:再听都是那些, 怎么听都是那些, 没有新鲜一点的。请问:我们从第一页上到现在二百多页, 是不是都佛陀讲的,一样不一样?那是不是叫佛陀不要讲这些, 每一次弟子来开示有新鲜的, 可能吗?
所以因果有必然嘛, 该具备的是什么, 你把它具备以后,不得不成就。所以各位啊:你们不要轻视, 我今天在为你们准备的, 给你们打的基础, 在做什么,你们现在很多人是不理解的。但是我知道因果的必然, 我今天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这样讲、为什么要这样提倡、为什么要跟大家来这样辛辛苦苦一直讲,在做什么?有一天你们就会明白, 我不在乎你们现在理解不理解;我不知道你们对我的感想怎么样, 我都不在乎。我只知道尽其在我, 怎么样该做、该讲我去具备它, 你们喜不喜欢,我没有办法强求;你们要不要学,我也不能主宰, 但是我只是尽心。所以各位要注意!我们今天讲的法, 是把这些重点、法的重要,怎么样把它讲出来;我们拍成带子, 目的在什么?流传到全世界, 让有缘的人都能听到, 不是为我们少数几个人讲的, 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明白。所以有时候我在这里比喻, 在这里借机会来讲,不是在有人说:师父都在骂我, 其实不是,你们要记得!不是, 只是借机会来谈, 让未来的众生都能听到, 这样知道意思吧?对他们有帮助。所以讲法不是为某一个人, 是要把这个正见的内容, 跟我们容易产生的问题, 跟现实世界常常有的一些弊端的问题, 我们都要把它怎么样?谈出来, 让后面的人借机能引用, 是不是这样子?所以千万你们来这边不要说, 因为师父在谈什么, 每一次师父都在骂我, 师父都在讲我。其实我不会针对个人, 我重要是在法, 这一点大家如果能理解,不要对师父产生误解, 不要个人的情感作用, 不要有这个想法, 这是为未来的众生一定要讲的。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您若喜欢此类链接,请放大上面二维码图片并常按一小会,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入本微信平台,您总会收到受益非浅的内容!!

« 上一篇 下一篇 »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标签: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