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全部文章/ 正文

武陵都市报三明这个地名的由来,那些老时光中的家乡记事……-最三明

作者: admin  发布: 2014-12-12 分类:全部文章 阅读: 669次

三明这个地名的由来,那些老时光中的家乡记事……-最三明



三元地名来历你知吗?

那就在小城三明转悠一下,
将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拼接……

地名如人名,
一个名字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特色,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渊源与意义。
地名,
就是一座城市的身世。
历史缓缓向前,
流传中,许多地名已非原意。
身在三明的你,
是否知道三元的由来?
今天小编带大家
来见识一下很多年前那个你不知道的三明!

— 三元地名来历与白玉坂 —
《剑沙三元李氏族谱》载:“尚昊公播迁于古尤溪之皇历,至三十三(绵万)公遂乔居于沙县之三元里。此又启虞开山之始祖也。”范氏宗族于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接踵来到此地,黄氏宗族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也来到这里。《剑沙三元黄氏家谱》载:“宗达公(1190—1276年),字福通,号伯大,由沙邑(县)梅子岭迁三元白玉坂,为三元始祖海蛎子汤。”三个家族聚居一起壮大了开发新家园的队伍,他们和睦相处,互敬互帮,齐心协力,向大自然挑战,披荆斩棘,开垦层层梯田、茶果园秦昊前妻,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当时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低,土地贫瘠,人们早出晚归加倍勤耕,才有了一块生存安家之地。李、范、黄三族乔居这里,遵循各族祖训、族诫、家规,勤奋创业,让这片荒野地逐渐变成了有几十户人家的村落。人们最初把这里叫做“三家头”,意为此地是三元李、范、黄三个家族的源头。
民间又将此地名为“白玉坂”,简称“白坂”沿用至今。“三家头”、“ 白玉坂”作为地名,文人雅士觉得俗气,于是改名为“三元里”。在《沙县县志》、《剑沙三元李氏族谱》等古籍记载此地时又称之为“三元里”,意简言赅地体现这里是李、范、黄三族最早乔迁聚居的发祥地。在白玉坂水尾路边曾经竖立着一块镌刻着“三元里”三个楷体大字的地名石碑天狮经络操,碑体古朴,字迹苍劲。碑高150厘米武陵都市报,宽60厘米,厚14厘米,是纪念李、范、黄三个家族九百年前就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地理标记,是迄今在三元大地上首次发现有“三元”这个地名的古石碑,是研究三元地域、地界、地名的珍贵历史文物。三元地名来历版本很多,但从有记载的文献来证实,“三元”这个地名最有可能源起于“三元里”石碑。这块石碑现珍藏于三明市博物馆。
—三元街的变迁—
生活、工作在三元的人说起三元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是一条三元标志性的街道,街道虽然不长(不足300米)却是三元对内、对外联系的一条纽带。市内1、2、3、57、58、7、11、39、19、5、8等十几路公交车,都在这条路上设有站点。从西客站发往三明以南的长途汽车,必经三元街再驶往省内外。三元区委、区政府、三元百货、新华书店、市少儿图书馆、三元工商银行、农商银行、三元宾馆、邮电大楼、粮贸大厦都在这条街上。三元街成了三元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了金融、通讯、服务、商业的集中点鄂皆豪,成了三元变化的代表,繁荣的象征。

60至80年代的三明火车站
三元街是一条既古老又年青的街道。百年前这里原是荒丘、池塘和菜地,没有人行道路来电奇缘,更谈不上街了。1933年南(南平)永(永安)公路开始动工,1938年通车,公路横穿红印山麓,并在山坡上设立三元汽车站(现海关大楼后面)。1940年2月三元县政府为了能通汽车,从汽车站前开出一条泥土路与当时的中山路连接,这就是三元街的雏形。这路被命为“建国路”。意思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 (1911年),推翻了封建王朝,废除了帝制,建立了民国。1950年1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三元,三元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新的生活。因此,建国路的名就改为“解放路”,使之更体现时代的特征。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三元城关跨河大桥的建成这条街重新进行改造,铺成了水泥路与三明火车站连接起来。1983年三元建区后,因这条路是三元区代表性的街道,所以,又改名为“三元街”。三元街的变迁过程,能让我看到不同画面的历史长卷,能让我们听到时代的巨人前进的脚步声,也让我们品尝到不同时代给人们带来的苦涩和甘甜梁王刘武。

白沙传统村落一角,双坡悬山顶的建筑风格,两端的弧形燕尾收头很有地域特色。
三元街的变迁,不仅仅体现在街名的更动中,更多的是体现在孕育出来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里。话说三元街的《三元宾馆》现在是集住宿、酒店、娱乐为一体的服务性企业。它住房宽畅、舒适,服务周到,设有中、商、低档住房、开间、床位 个,房内电脑、网络、电话、电视等现代化设施齐备,是过往商客、旅游者、朋友集会的好去处。宾馆内的海川大酒店上海滩续集,店里的菜肴渗入了三元人喜爱的制作方法,还能做出富有三元民俗的小吃,价格适中。三元人(特别是三元的原住民),不论是婚丧喜庆、老人做寿、小孩周岁、宴请宾客,海川成了大家的首选。三元宾馆现在是这样,你可知道她过去?这得从1938年初说起,那里南永公路刚开通,在三元街正对面,现在海关大楼的后面,设了三元第一个汽车站,黄光宏为了方便过往人客往来留宿,由卢姓福州人,开了一家“三友旅社”,设有几个床位(统铺)。这就是三元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家旅社(历史上有过客栈),三友旅社成了三元服务餐饮业的鼻祖。解放以后经过了公私合营,国家又根据发展的需要,在原址的旁边盖起了新的旅社,并以三人为众的寓意把三友旅社更名为“大众旅社”,成了国营企业。1973年三元城关大桥建成,桥头两边大楼也相继落成,红印山上的大众旅社就搬到现在的三元宾馆内。随着旅社的设备和服务升级。大众旅社改成了“三元宾馆”,这就是三元宾馆的故事。

城关大桥
三元街中段廖子妤,有一座邮电大楼,它的店面宽畅,装修光彩夺目,灯光柔和而明亮中国爱拉索,各种不同款式的手机琳琅满目,网络、通讯、邮政业务繁忙。你想知道它的发展史和发展中蕴含的故事吗?请听我说:原三元没有电讯和邮政服务。1938年一位姓陈的福州人,携家带口来到三元当任第一任三元电话所所长,其实他和员工合起来才3个人,但他开创了三元邮电历史,原来电话所就是现在邮电大楼地基的一小部分之中。三元人见到这位所长都亲妮称呼他为“电话伯”,他举家迁来三元时超级少爷,他的儿子才读小学五年级,就在原三民镇中心小学(原实验小学前身),这位小学生,就是以后成了世界著名数学家的陈景润。陈景润小学毕业后麂子角,考入了三元初中(三明一中的前身)。在三元一中读到初二时,又随父转学到福州续读。陈景润在三元生活其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1、盖有三元县三民镇中心小学的小学毕业证书,2、陈景润与全老师和全班同学毕业班集体照,3、三元初中入学资格登记表,4、初中各科成绩的成绩单等。因此,三明市政府为了传承陈景润的敬业精神,最近下文修真种植大户,将三元区实验小学更名为三明景润实验小学。让后代记住这位为摘得数学皇冠而不懈努力的人,让景润精神代代相传。

三明一中
三元街是三元的商业中心地段,三元百货大楼和三元城关标志性建筑“城市杰作”,位于三元街的末端。你可知道,这座大楼的地基是在原来三元“体圣公大厝”的地基上盖起来的吗?你可知道,现在具有现代照相技术设备的红星照相馆诞生地就在三元街的体圣公大厝内。三元原本没有照相馆,要照相得跑沙县,下福州。1938年一位郑姓的福州人,从福州来到三元从业,后在体圣公大厝租了一植民居,既是生活住房也是开展照相业务的店面石锤怪力。他生有三子铜头铁罗汉,老大郑梓钦继承父业成了三元照相业的老前辈,三子郑梓敬(笔名 “巴椆”)李宰镇,现移居美国,是美籍华人作家,在国内外文学界颇有名气。谁要想写三元照相业的发展史,就得从郑家写起。

三元城关红杏商贸市场,当时是三明最热闹的商贸市场。
三元街变迁中的历史故事还很多。例如,三元第一个汽车站,它是“红星”闪跃过的地方,站长是共产党员,派到三元秘密发展党员,汽车站成了三元建立第一个党支部的地方。三元街又是三元新闻媒体的发源地,三明报社(三明日报社前身)、三明广播站(三明广电局的前身),就在三元街两侧。三元街的粮贸大厦,它曾承载了党解决民生的重要责任。三明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恭亲王奕欣,三明(小市)第一个蔬菜公司,也在三元街上,留下解决城市居民菜蓝子的历史记忆。

1957年建成的三元城关红旗影剧院,这里举行过很多誓师大会。
三元街的变迁,是三元历史发展的缩影。今天我们叙述变迁,回顾历史,别无他求,就是让人们记住,没有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付出,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今天。更美好未来的实现,是后人不断努力的结晶。
随着三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有些地方已经慢慢老去,渐渐地被都市埋葬。在这些地方的深处,一个个老地名和一条古老的小巷,就如同与一位老者促膝长谈,能给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我们一种说不出的恬静和亲切。我们要记住三明这座城市一个个的地名,即使岁月变迁,斗转星移,我们对一个地名的记忆,一起伴随着时光卢刚事件,悠悠绵长。
┃来源:三元文体
┃供稿:三元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
┃图文编辑:新浪网三明站
┃商务合作Tel:18906988136
┃联系地址:三明市大学生创业园801

« 上一篇 下一篇 »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标签: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