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全部文章/ 正文

绿色奇迹三国第一军事莽汉,不是张飞而是他……-三国故事

作者: admin  发布: 2018-09-25 分类:全部文章 阅读: 625次

三国第一军事莽汉,不是张飞而是他……-三国故事


诸葛亮初次北伐以失败告终,但由于他的谨慎行事风格和有序撤离,还不至于过于狼狈。
尽管失败,诸葛亮还是小有所得,这一是迁移了魏国一千多户人口到了蜀国,二是得到了一个“凉州上士”姜维。

诸葛亮认为,姜维“思虑精密”、“敏于军事”、“深解兵意”,他“才兼于人”,蜀汉国的李邵、马良等人都比不上他。因此马上给了他一个奉义将军,封为当阳亭侯,不久又升任为“中监军征西将军”。
可以说胡友林,诸葛亮就是把姜维当做军事上的接班人来培养的。
但是,我们不能不说,在姜维问题上,诸葛亮真是看走了眼,他不但没有诸葛亮的丝毫谨慎,而且是一个十足的军事上的莽汉。
姜维 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斗锦堂。因为父亲死于战争,他被赐予中郎的官职。
诸葛亮初次北伐,郡守怀疑姜维有二心,因此丢下姜维等人自己逃走。姜维无处可去,投降了诸葛亮。
诸葛亮马上任命姜维担任仓曹掾,并加奉义将军,封他为当阳亭侯。
姜维这时只有二十七岁,在魏国官职很低,他的投降与否,并不在当时的战场上起决定性作用,来蜀国又无尺寸之功,诸葛亮为什么要给他这么高的爵位呢?
估计原因有二:一是树立一个典型,鼓励更多的魏国人投降前来;二是当做接班人培养,因为这时马谡兵败,诸葛亮重点培养的对象让他非常失望了。
这第二点尤其明显,因为姜维同样是没有尺寸之功,但他的官职却升得很快,不久就升任为中监军征西将军。
到诸葛亮死的这年,姜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爵位也成为平襄侯。还是这年,蒋琬先是任大将军花腰新娘,继而为大司马,姜维成了司马。
延熙六年,姜维成为镇西大将军。从投降到这时,不过是短短十年时间,一个魏国的中郎官(不是中郎将),也就是一个科员级别的公务员,没有丝毫功劳,已经成为大军区司令了,的确令人费解。
再过四年,姜维成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是蜀汉国实际上的二号大臣。

做官做到这般高位,仍然不见姜维的功劳是什么,我们只能相信,这是诸葛亮干部梯次建设当中的一环,因为无论是蒋琬还是费祎,都是诸葛亮早有预案的一种安排。
和费祎“共事”后,姜维有了一定的战绩灞桥柳简谱,如平定汶山郡平康县的羌族造反,安顿了胡王治无戴等投降部落等等,也因为如此,姜维有了假节的待遇。
只不过,费祎是大将军,是臣子当中的“一把手”,所以,姜维想“兴兵大举”总是受到限制,费祎给他的兵力总是不超过万人到阴间出差。
延熙十六年(公元253),费祎死了,没有人能够再限制姜维了,姜维也开始了他的没有间断的征伐历程。
当年夏天,姜维率领几万人(注意,不是万人)的军队围攻南安,因粮食吃完而退兵回来。
十七年,姜维兼职主持中外军事邰智源。再次出兵陇西,姜维略有小胜迁徙了河关、狄道、临洮(tao)三县的百姓回师魔幻时刻。
延熙十八年,姜维出兵狄道,在洮西把魏国的雍州刺史王经打得大败,王经的部队死了几万人。
王经退守狄道城,姜维围攻他。魏国征西将军陈泰率兵前来解围,姜维退兵。
延熙十九年春天,姜维升任为大将军,成为蜀汉国的一号大臣,他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于是整顿人马,进行了他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北伐。
姜维和镇西大将军胡济约定日期在上邽会兵,胡济失约没来,因此姜维被魏国大将邓艾在段谷打得大败。此事引得军怒民怨,姜维引咎自责,被降为后将军,代理大将军的事务。
延熙二十年,魏国内乱,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淮南反叛,姜维乘机再次北伐。
魏国守将司马望和邓艾依傍着渭水扎营安寨,任凭姜维多次挑战,皆坚守不出,次年诸葛诞兵败,姜维也只好撤兵。姜维回到成都石洋子。又恢复了大将军职务。
诸葛亮在准备了一年多以后,七年间五次北伐,人们尚说他是“穷兵黩武”,可是比比姜维这个五年五次北伐,诸葛亮的北伐又算得了什么!
更主要的是,诸葛亮的北伐都是按计划的进行,即便是失利,也是有序的撤退,而姜维的北伐,总感觉都是临时起意似的,总是来去匆匆。

这样的军事行动,总感觉有些投机取巧,胜负都在不确定之中,偶尔的取胜也让人觉得侥幸。
要不是这段时间正是魏国处在“内忧”时期,恐怕延熙十九年的大败,必将会是一败涂地。
因此绿色奇迹,和诸葛亮的平生谨慎相比,姜维在军事上就是一个十足的莽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姜维说是第二,没人敢称得上是第一。
不是我们要贬低姜维,史书也说他“连年征战冰雪男孩,都没有建立什么功绩”。也因为姜维没有功绩,宦官黄皓的媚上弄权就更加没有了制约。
景耀五年,姜维率兵出师汉、侯和,被邓艾打败,退住在沓中,不敢再返回成都。
景耀六年,姜维上奏章说魏国将大举进攻,而黄皓说敌人不会来,结果是刘禅听信了黄皓的鬼话,而蜀国的大臣竟然对边事毫不知情御舒丹。
黄皓弄权,主要原因在于刘禅的宠幸,但诸葛亮、蒋琬、费祎等人执政,黄皓等宦官为什么翻不起风浪?说到底就是姜维的行政并不得人心。尤其是像费祎说的那样,总是“希望一战而侥幸取胜”。
姜维的莽撞还表现在战略指导思想和规划部署上。
蜀汉国自魏延开始,守卫汉中的军事部署是:“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
就是依靠秦岭山的特殊地理形势,设立营寨于各个关口,如褒谷口、箕谷口等等,即便是敌人的大军来攻,也因为地形问题大军布展不开而进入不了汉中。
这种布防经过了实战检验证明有效,如延熙七年春天,曹真率领十万大军伐蜀,蜀国的守军还不到三万人。诸将认为,敌众我寡,应该收集兵力防守汉城和乐城,然后等待涪城的军队支援。
汉中主将王平认为,汉中离涪城有上千里路,援军一时半会儿是赶不到的,如果让敌人得到骆谷关口,大祸就降临了。应该赶紧占领兴势山,将敌人堵在关口以外。后来果然逼退曹真大军。
姜维掌权后帅军庆,认为这样虽然可以挡住敌人,但不会获得重大胜利,不如只守住汉城和乐城,再派出流动的军队和敌人作战,当敌人因为没有粮食退兵的时候,各城和流动军队一同进攻,这才是消灭敌人的好办法。
于是,姜维改变了军事部署,只在各个县城驻军。

在魏、蜀两国间的战争中,魏国多数时候都是采取的守势,要进攻就是最大规模,也就是要吃就一口吞掉。
所以,姜维打开城门,放敌人进来的部署就是“自毁长城”,说明他是一个十足的莽汉。
实战的结果就是,后来邓艾、钟会的灭蜀之战,蜀军很快地全线失守,蜀军不但不能有效的消灭敌人,反而让敌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兵临城下,而蜀军只能是困守孤城被动挨打。
姜维最后一个举动是投降钟会,有一种说法是姜维以此来让钟会杀死魏国诸将,岩崎峰子然后由他杀死钟会再扶持刘禅复国。
且不说这种丧气辱节的行为为君子所不齿,仅仅从军事行动而言,这也是一种鲁莽行为,任何一位成熟的军事家都不会这样做上原广美。
假如钟会尽杀魏将,那谁来为他带兵?钟会能傻到幻想一个人来接管一个敌国吗?这种建立在一厢情愿基础上的军事设计都是一种莽汉行为。
后世的人们给诸葛亮有个定论——诸葛平生唯谨慎!可惜他却看走了眼,选拔了这样一位莽汉来执掌未来的军事。
如果诸葛亮真的泉下有知,真不知道他如获至宝得来的这个姜维,是该庆幸呢还是会后悔?

欢迎加入三国故事大咖群
参与本期话题探讨
加小编微信:tlq3838388拉你进群


« 上一篇 下一篇 »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标签: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