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全部文章/ 正文

福建教育杂志社三峡文物保护概况-古文物保护与修复

作者: admin  发布: 2016-05-16 分类:全部文章 阅读: 612次

三峡文物保护概况-古文物保护与修复
1992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兴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决议, 按照工程建设目标, 三峡大坝建成后, 将要形成1080平方公里的三峡水库, 涉及的22个县区将随着三峡大坝工程的进度逐渐被淹没。

有着绮丽风光的三峡地区, 作为沟通南北, 连接东西的文化通道, 保留有大量自远古以来的文化遗存, 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 依附于黄金水道的峡江两岸, 蛰伏在富饶的山间盆地, 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品味岁月的沧桑。
但是, 难以摆脱的淹没危机, 正随着人类有史以来最大水利工程的建设, 慢慢逼近它们。
保护和抢救受到淹没威胁的文化遗产, 是工程建设者和文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然而, 三峡淹没区内的文物有多少?价值如何?怎样保护?迫在眉睫之际, 仍没有确切的定论。
三峡工程的文物保护,不仅具有妥善保护好文物,将文物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和增加三峡工程文明色彩的意义, 更具有唤起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意识的价值。
三峡文物保护规划报告出台
1993年11月, 国家文物局调集了全国26个文物单位和高等院校的文物工作者开赴三峡, 开始了对三峡文物保护规划的普查工作。1994年3月, 经国务院三建委与国家文物局会商决定, 由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文物研究所共同组建“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以下简称规划组), 全面负责三峡淹没和迁建区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规划组成立后, 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协调下, 除承续了26个单位的委托关系外, 又相继增加了4个单位。至此,30个委托单位的300余名文物工作者, 对长达620公里的22个县区的淹没和迁建区的地下、地面文物, 进行了深人细致的勘探和普查工作。
1996年, 规划组根据30个委托单位的基础规划成果, 编制完成了《长江三峡工程淹没及迁建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以下简称《规划报告》), 并分批提交给相关职能部门。
《规划报告》包括总报告、分省报告和分县报告三部分。同时炫音社, 编制了《三峡工程库区地面文物保护规划经费概算细则》和《<长江三峡工程淹没及迁建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有关内容的修订与补充》。
此外, 还编制了《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基础资料》(每县、区一册, 共22册),并对200张“万分之一地形图”进行了文物点的详细标注。
三峡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成果总计54册,200余万字。1998年8月, 《规划报告》获国务院三建委组织的专家论证会通过。2000年, 获国务院三建委批准并在三峡地区实施。
文物“家底”基本探明
《规划报告》是在大规模文物普查和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与下集体完成的。尊重科学, 力求实际是《规划报告》的基本追求。妥善保护好文物, 将文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是《规划报告》的现实目标。福建教育杂志社
由于诸多原因, 三峡工程淹没和迁建区内文物的基本状况一直没有探明。为此,探明淹没和迁建区内的文物状况是规划的首要任务庄子故事两则。
经300余名文物工作者两年多的实地普查, 三峡工程淹没和迁建区的文物家底基本摸清, 1282处文物和文物点初步被确定为保护对象。其中, 地下文物829处,地面文物453处。这些文物和文物点囊括了三峡地区的各个历史阶段, 具有极高的史料和研究价值。
按照规划组组长俞伟超先生的归纳,这些文物和文物点包括:6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古生物化石点(含14个难得的未被扰动的旧石器遗址),8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00余处具有解开古代巴人历史之迷的巴人遗址和包括巴王墓在内的巴人墓地;数十处可说明楚、秦文化进人三峡地区历史过程的遗址和墓地;470余处汉至六朝的遗址和墓地;6处包括白鹤梁在内的枯水水文题刻和90余处宋代以来的洪水题刻;2处汉代石阙和数十处唐代以后的摩崖造像、碑碣、摩崖诗文题刻;300余处表现三峡自然地理和民俗民风特点的庙祠、民居、桥梁等明清建筑物;诸多的古栈道、古纤道构成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航运遗迹;大量土家族等民族民俗文物,称得上是古代巴文化遗迹延续至今的活标本。赵雷画
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和遗迹,是数万年以来当地人民适应自然环境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载体。不同民族间相互影响和融合的过程,一些难解的历史之迷,有望从中揭开。
但是三千院凪,由于对《规划报告》的审批时间过于漫长,一些文物和文物点在没有适时的保护措施下,遭到了非法盗掘和野蛮施工的破坏,致使一些文物在最后审批时,因失去了保护的可能而被剔除。
此外,由于在文物普查期间,沿江两岸没有明显的淹没线标志,也使少量越线或跨线的文物和文物点被列入。2000年,经有关部门确认,属三峡工程保护范畴的文物总量为1087处,其中,地下文物723处,地面文物364处。与水利部门1993年之前所提供的数据相比,多了近10倍。
文物“家底”的探明,填补了三峡淹没和迁建区文物总量长期难以确定的空白,为三峡文物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确定了最基本的保护对象。
科学评估、分类与核定进度
《规划报告》对已探明文物的价值进行了科学的剖析和评估,特别对一些具有填补学科空白和重大历史佐证的文物予以了重点剖析。对每一处文物的渊源、年代、类别、状况、规模和地理位置以及价值等都作了详尽的阐述和科学的分类,形成了明晰的文物“清单”。依据“清单”,各时期、各县区的地面、地下文物状况一目了然。
在对文物保护措施的制订上,《规划报告》根据各文物和文物点的价值、保护单位级别、社会影响和保存状况等,依据地下、地面文物的特点,制订了不同等级的保护措施。
地下文物的保护以A、B、C、D予以区分,A级为价值最高,保存状况最好,保护力度最强,发掘面积最多的级别。B级为局部发掘,c级为少量发掘,D级为采样式发掘。对那些不易进行发掘保护的文物点,也制定了登记建档的保护措施。
地面文物则根据文物价值、类别、质地、形式、位置和保存状况等,以原地保护、搬迁保护、留取资料的不同保护方式,分别对每一处文物和文物点制定了保护方案。其中,原地保护包括升高复制和异地复制,主要针对石刻、古栈道、古纤道等不宜移动的文物。搬迁保护主要针对古建筑、古桥梁等相对能够移动的文物。对现存状况不太理想的则以留取资料的方式另行保护。
按照三峡工程建设进度的要求,涉及22县区的淹没区将按四个时间段分期蓄水。即:1998年坝前水位涨至海拔82.28米(蓄水前坝前水位为海拔78.2米),2003年坝前水位涨至海拔135米,2006年涨至海拔156米,2009年三峡工程竣工天策宏,坝前水位将达到海拔175米。
以上蓄水时间,意味着各蓄水高程内的文物,必须在各个蓄水时间段之前成长与性,完成对其的保护。为此,《规划报告》根据蓄水进度深度较量,将文物的保护时间和范围按以下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1996—1997年完成海拔83米水位线以下的文物保护。第二阶段,1998—2002年底完成海拔135米水位线以下的文物保护。第三阶段,2003—2005年底完成海拔156米水位线以下的文物保护。第四阶段蓝蝶之谜,2006—2009年完成海拔177米水位线(含2米风浪浸没高程)以下的全部文物保护。
对以上各淹没线内文物所在高程、发掘面积、具体实物数据指标等,《规划报告》均制定了详细的方案。相关实施部门可依据规划中文物指标的各种系数和保护阶段各年度投资系数,核算出每个文物点,每个阶段所需人力、财力的具体量化数据,以突出文物保护的计划性。
保护经费的确定与拨付安排
三峡文物保护经费的确定,应遵循“调研一规划一论证一完善一审批”的程序,这是科学的工作程序。而有关部门在没有彻底探明淹没和迁建区文物状况的情况下,曾将文物保护经费锁定在3亿元人民币以内,并以不可更改的政策性,要求“限额”规划黛薇夫人。这种倒置的程序,很难体现科学性黛立新。在文物主管部门和规划组力争无果的情况下,规划组只得以“科学求实”的概念,淡化非科学性的“限额”束缚。
《规划报告》根据30个科研单位的普查成果值日表模板,以每处文物和文物点所需具体的经费为基数,累计核算出19.8亿元。
经过1998年10月的调整和复核,调整后的经费虽与原规划经费有较大幅度的下疯丫头演员表浮,被下浮的部分中,包含了另辟投资途径的博物馆项目和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项目,及因审批时间的拖延而使文物受损无法保护的项目等,但与“限额”的3亿元相比,已大有突破,突破的幅度已超过了“限额”的数倍。这是规划成果的显现之处,它为三峡文物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最基本的经济基础。
在对具体项目的投资规划中,《规划报告》紧紧围绕各个不同淹没时间段的蓄水进度,制订了以项目定经费,以蓄水进度为投资概算细目,细目中将每处文物的总体数据、经费概算、年度投资计划、具体高程、工作年限、年度经费所占总体经费比例等,一一列出。做到了工作量、工作进度与投资量、投资进度形成合理比例关系,避免了工作进度与经费拨付进度脱钩的尴尬局面。
民族民俗文物保护的提出
经过数千年的繁衍生息和战火纷飞的乱世融合,三峡地区多民族的居民体,逐渐被以汉族和土家族为主的民族取代,多民族的特殊习俗和血脉,融入在主体居民中,形成了以近水环境相依,群体环境相靠的具有特殊民俗的居民体云翻雨覆。
他们世代延续,虽有进化,但传统和古朴的成分、民族关联的血脉,多有保留。这是典型的“无形文化遗产”,也是传统文化遗痕的再现。但是杜仲猪腰汤,故土的群体凝聚氛围和三峡特殊的近水环境是赖以生存的条件,一旦脱离,将会淡化甚至消亡。
三峡水库蓄水后,承载着“无形文化遗产”和“活标本”的居民体将要迁移,将要脱离近水环境和整体的凝聚氛围,依附在他们身上的传统文化习俗和由此滋生的相关文物及血脉关系也将被打乱或消亡。对此,文物专家们忧心忡忡,认为保护和抢救这些民族、民俗的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应该与保护其他类型的文物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在听取多方意见后,规划组委托中央民族大学对淹没区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进行了专题规划,形成了《民族民俗文物保护规划报告》。
报告以征集民俗文物、记录迁移前的民间习俗和传统生活习惯及生产状况为主,对古今关联的族群关系,则采用DNA的测试方法(提取古人遗骨基因和现代人血样基因进行鉴别对比),寻找与古人关联的后裔群体。
这是一部有着超前意识的报告,具有填补学科空白的研究内涵。在论证会上,与会专家虽然给予了高度和客观的评价,但由于工程方面的专家以不属工程保护范畴为由,极力反对立项。最后,以较高的评价和建议另行立项和筹资的婉转方式,未予通过。结果,痛失了有利的保护时机,致使极具意义的保护项目,在瞬息之间,铸成了遗憾。至今,许多专家学者仍惋惜不已音无凉子。
随着科学进步和文物保护领域的拓宽,对无形文化遗产和相关文物的保护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今,许多专家学者和职能部门已对类似的项目予以了高度重视,文化部成立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课题研究机构,“老北京商业民俗抢救工程”已被列入此项课题。相信,在未来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对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定会引起更高度的重视而采取更有效的保护措施。
博物馆建设及地面文物保护概算
在对三峡淹没和迁建区文物进行具体保护规划之时,考虑到在实施阶段中,定会出土和征集到大量文物,以现有的三峡地区博物馆和文物管理所的条件而言,很难承载保管、研究、利用的职能,规划组为此委托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专家组就三峡地区的博物馆建设项目进行了总体规划,形成了三峡地区《博物馆建设规划报告》。
报告拟在重庆市建设“三峡博物馆”,在宜昌和万县建设“三峡博物馆”分馆。在论证会上,虽然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以不属工程投资范畴为由,建议另行立项和筹资阿花卖嫁。基于此,有关部门已另行申请,在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后,得到了重庆市和中央财政的经费支持。目前,投资数亿元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已在重庆市中心落成。
在对三峡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对地下文物保护的经费核算,可依据已有的定额标准,对地面文物保护经费的测算则缺乏适用的核算依据。为此,规划组约请了众多资深古建和文物专家,就文物的属性和三峡地区的特殊性,编制了《三峡工程库区地面文物保护规划经费概算细则》(简称《概算细则》)。
《概算细则》主要面向三峡地区的地面文物,按文物建筑、古石刻、古桥梁等分类,以搬迁保护、原地保护(含异地复制)、留取资料为主要措施的概算文本。意在科学合理地安排保护经费,规范地面文物保护经费的计算标准。
1996年,该文本经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评审,获得通过。同年,获国家文物局批准。但是尊贵囚徒,在三建委组织召开的论证会上沧海桑田造句,工程方面的专家以审批手续不够完备为由反对,虽然文物专家予以了有力的申辩,最终以有待完善审批手续而未获通过巨熊与淑女。
会后,经中国文物学会对《概算细则》的复核、审议、修订,完善后的《概算细则》获得了相关部门的批准,已正式在三峡地区实施。《概算细则》的制订和实施,填补了我国地面文物保护缺少经费核算依据的空白,为进一步规范全国地面文物保护经费的计算标准,出台适合我国地面文物保护经费的概算依据文本,奠定了基础。
史无前例的文物保护系统工程
根据专家论证会意见,1998年,规划组对《规划报告》作了相应的修订与补充,形成了《<长江三峡工程淹没及迁建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有关内容的修订与补充》(以下简称《修订与补充》)。
其中,剔除了由于迁建区的变化、防护区设置及淹没区高程具体化等因素形成的不属保护范围的42处文物和文物点;将保护经费统一调整到1993年5月的价格指数上,调整了部分文物的保护方案和保护等级;对在审批《规划报告》期间遭到毁坏的44处文物予以了说明、计列和保护方案的调整;对于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博物馆建设项目,剔除了经费数据,提出了另行立项、另行筹措资金的建议说明等。《修订与补充》的形成,进一步完善了《规划报告》,使《规划报告》更具可行的现实意义。
对三峡工程淹没和迁建区制订的《规划报告》,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文物保护规划,也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文物保护的系统工程。它充分反映了我国文物保护的方针、政策、理念,体现了现阶段中国文物保护的总体水平。
详实的文物普查,填补了三峡工程淹没和迁建区文物总量和文物状况不确定的空白;可行的保护意向,基本达到了“最大程度地抢救,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的效应;合理的经费测算和投资计划,确保了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众多科研机构的联合和参与,开创了我国考古学、建筑学、民族学以及水下考古、地质勘探、地理测绘、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文物保护规划的先河;文物工作者的齐心努力,锻炼了文物队伍,造就了一批专家学者;成功的规划之举,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积累了可借鉴的经验,先规划后实施无限越狱,已成为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大型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基本操作程序。三峡文物保护规划已被视为大型工程文物保护规划的蓝本和范例。
校审|王元
投稿| 1357055215@qq.com

« 上一篇 下一篇 »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标签: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文章归档